l

A.Y.

2024年1月19日

阿里半托管来了, 运营会失业吗(企业还需要运营吗)? 几点建议
l

A.Y.

2024年1月19日

直接上结论:
从个人从业角度来看, 运营不会失业. 当前半托管主要是价格和库存, 对运营影响不太大;
从企业角度而言, 企业长远发展还是需要运营, 但需要的是能独立思考的主心骨, 而不是产品上传操作员.

下面简单来聊聊半托管这些事儿以及运营未来主要的推荐方向.

Adam Y.

国际站半托管

目前来看, 国际站半托管主要聚焦于物流发货类履约型托管服务, 也就是发货, 退货时效性, 商家仍然具有 “自主经营权” 和 “自主定价权” (来自官方说法)

托管目前并没有特别伤害到运营层面的地方, 可能活动这块会要求库存, 物流和价格方面需要做一个优势突出(降价)或者平衡, 目标是有现货/准现货(高效生产能力)的商家

但是有一点我个人觉得不舒服的是, 平台这几年逐步用收紧的方式出台更多的条款来限制商家的行为, 不管是之前的一系列新规或是这类的”半托管”服务, 更多在于发扬和统一规范化”阿里巴巴国际站”这样一个品牌而非商家品牌本身

从商业模式上看, 用商家(供应商)的钱来做自己的品牌推广, 这是一个对阿里而言很好的策略, 但是逐年增加的新贵方案和逐渐下降的流量倾斜对于商家而言并不友好

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产品和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又提这种老调重弹的东西? 因为真的很重要
比如外贸公司炒单标品这种风格的公司我大概率是不会考虑, 方向不对, 努力加倍, 且时间很宝贵.

不管是半托管也好, 全托管也好, 其实最终重心还是产品价格和差异化服务. 对于平台来说, 本来就是一个列表比较的游戏(搜一个关键词出来一页20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 价格是最敏感也是最容易被第一时间拿来比较的, 因为这一个列表下客户可以选择的供应商太多了, 而差异化至少到了比价这一步才有可参考的价值

一般来说我自己会比较倾向于做差异化/定制品多于做标准品, 因为标品本身鱼龙混杂, 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是从别人那里炒了一手放到这里卖的, 或者平台上的虚假价格和起订量, piece和batch之类的信息游戏, 很影响客户的用户体验, 而且对于标品而言产品价格很重要, 这是那种炒单的外贸公司很难做到的一点, 价差太大你把运营整冒烟了也难起飞

另外, 各种自动回复, 模板回复也抹杀掉了一部分懒惰的商家(业务员), 这就不用谈什么差异化了. 阿里用一个商城内搜索的模式将客户圈在了自己的范围内, 优先展示的是竞价的, 或者买断型的(例如问鼎), 其次才到会运营的. 客户没到详细了解你的那一步, 你所谓的差异化是不存在的

如果国际站式微, 运营何去何从

有自己的运营思路, 会独立思考很重要

现在的ai工具很多, 平台也已经有自己的ai功能(虽然要钱), 像一些标题处理发品等, 也早就有了自动化的发布工具, 仅仅只会发产品的话, 实话说也算不上是合格的运营, 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 再去找同类工作其实优势也不太大的

日常可以多思考下, 现阶段的工作有什么东西是和其他的流量渠道是共通的, 或者有相似点, 稍微调整下可以转移过去的, 比如P4P的投放经验是不是在某些程度上方便我们转型为一个谷歌广告或其他社媒广告投放的部分经验?

转行的话有哪些类似选择

B端的话, 可以考虑独立站运营, SEO运营 和 谷歌广告投放.
社媒开发和推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Linkedin(推荐), FB之类的偏商务化的社媒合适.

上手的话都不太难, 而且本身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需要时间和坚持去做

PS: 想要入门的话, B站免费教程/对应的官方免费教程 就足够.
早些年我大概付费看过10多个人的课程, 很大一部分是免费的基础东西换个自己的说法就出来卖课了, 实际的干货没那么干
如果非要付费接受教育, 建议尽量选择自己行业对口的案例的人, 每个行业玩法有可能会不同, 不一定都有好效果

C端的话, 我自己没做过也不懂, 所以没啥发言权

较为稳妥的成长方案?

如果打算在外贸/运营行业长干的话, 可以考虑从以下的角度思考:

从平台长期性来看, 优先级: 搜索引擎 > 平台 > 社交媒体
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 可以分为两类: 单一领域的技术大拿型(例如某项技能从0-1以及持续增长能力) 或者 横向发展型(例如多平台精通, 可考虑带下属/带团队进行细分长期发展)

企业未来还需要运营吗?

个人认为还是需要的. 

当然当前有一部分公司本来就是没有运营的, 或者可以说没有刻意或专门的人去做这块事情, 有些公司是业务/业务经理兼着来做, 有些干脆是老板自己掌舵, 决定公司方向和发展

运营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做公司长期发展规划与短期的阶段性实施相结合的职务, 严格来说, 其应该拥有业务部甚至外贸部的话语权, 通过调研分析, 用数据来推导出流量的发展方向, 然后部署和安排对应的渠道布局, 从渠道反馈的数据中再不断地分析和调整方向和决策.

当然如果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运营的基础能力和分析能力外, 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