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A.Y.

2022年5月27日

结合宏观经济与时事, 试理性客观看待和分析国际站当前效果
l

A.Y.

2022年5月27日

一般来说, 这种标题是没什么流量的.
国内的玩法应该是结合图片, 来一波UC式标题:

我的竞争对手竟然对客户做了这种事!
投入50万被割韭菜, 幕后黑手竟然是他!
最大的B2B平台没有效果, 背后的原因居然是…

其实这小站也并不需要什么流量.
一寸光阴一寸金, 信息化时代下, 大家都下意识地觉得, 在做的事情, 如果不能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利益, 那这件事情做得毫无意义. 所以在网站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情况下, 不适宜投入过多精力和成本去维护.

相信很多富通的目标客户都收到了图上的短信. 这样的短信, 不可谓不是落井下石. 这期不讲细节, 讲空话, 纯粹瞎说, 随便来聊聊当前形势下国际站的效果及走向.

PS: 为什么敢写这类内容, 因为我对于宏观经济稍有研究, 且在海外有少量投资. 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 纯粹是个人浅薄理解.

Adam Y.

首先要从涉事双方说起

从信息上看, 这是 某通 公开群发短信 gank 阿里, 短信里的1069开头号码以及中括号中的名称, 充分说明了这属于是发动了群嘲模式.

从利害关系上看, 某通 和 某满 是竞争对手, 而 某满 则被 阿里 收购, 成为阿里的子公司.

另外顺便一提, 虽然近期出现了奥迪小满商业广告抄袭北大满哥视频文案事件, 但此满非彼满, 这里说的这个满, 是开发和维护客户的CRM系统.

其实现在来讨论短信链接中的文章是确有其事还是为黑而黑, 已经没有太大必要. 但可以借这件事来综合当前环境, 一窥目前国际站的效果情况, 是否值得投入与经营.

近期大环境下影响国际站的一些因素试分析

以下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和一家之言, 难免有疏漏和不实.

二八定律和九死一生

28法则一般指帕累托法则. 即: 20%的人口掌握了80%的社会财富.
放在行业和国际站上也大致适用: 即20%甚至更少的商家掌握了80%甚至更多的流量, 也就是所谓的TOP10系列头部商家.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指的是后台经营数据上的头部, 不是你充钱SKA、GSKA等获得的”头部”, 两者之间完全不同, TOP商家不一定是KA SKA GSKA, 反之亦然. 很多大手笔投资的商家, 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连回本都困难, 当然也有如阿里宣传所言大赚特赚的, 这是需要个案分析的, 难以一概而论.

自20年3月始, 疫情黑天鹅事件彻底改变这两年大部分公司的运营策略: 展会关闭, 其他B2B平台竞争对手的落后, 大部分公司对于独立站没有概念和准备, 让阿里获得了一段相当不错的红利期.

而阿里的策略是什么? 趁热打铁推出更多更贵的增值服务, 签约造势国内的大客户出海(连王老吉都出海了…), 出海是好事没关系, 但是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呢? 问鼎这些东西一看就不是给中小企业准备的嘛

抛开高端昂贵的增值服务不说, 20~21年, 各行业的金品诚企数量平均较往年呈0.8~1.5倍增长, 国内越来越多的商家踏进来要分一杯羹, 卷起来了.

但流量的下降也不能怪阿里, 毕竟商人以赚钱为目的总是没错的. 当行业的二八定律遭遇全球大环境影响状况下, 看起来就更倾向于变成19法则, 难免遭遇九死一生的局面.

目前看来相当多的大公司已经在裁员自保, 大环境对于生意的影响可见一斑.

行业不同, 效果不同

这个其实是老生常谈了, 结合当下经济环境, 非必须消费品肯定是没那么好做的.

比如轻奢一类产品, 必然受经济面影响很大

而另一方面来看, 把握好自己行业的目标市场也同样重要

比如如果你做原材料, 那么国际站bujianyi做, 做了也bujianyi大手笔投入, 原材料的目标客户应该是下游市场, 不是出海.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像这两年符合宅经济的产品就很好做, 而防疫产品现在主要已经转内需了

奥米克戎 和 猴痘扩散

这里面疫情是主要问题, 目前全球很多大公司仍旧采取居家办公形式.

猴痘是近期发现的, 目前从信息上看是多个国家有感染, 结合传染性, 不排除大规模爆发可能性

从近期新闻来看, 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担心猴痘更多: 感染上必然导致疱疹瘢痕, 相当于毁容; 而新冠是能被治愈的

各国对于疫情防控策略的不同

目前看来, 多个国家对待疫情的态度和防控措施明显是不一样的.

有摆烂的, 有严防死守的, 还有坚持动态清零的.

从人口基数上看, “开放政策” 或 疏于管控的国家必然间接面临人口减少的局面, 相当于变相减少劳动力和消费购买力

美联储加息周期影响

当前状况可以预见的是, 漂亮国今年的经济形势会很差.

由于前段时间疫情引发的美联储无限QE印钱(不是光速QE哦游戏迷们), 让漂亮国财政赤字飙涨, 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黑天鹅事件, 需要加息来紧缩金融市场, 缩表来降低漂亮国整体的资产负债.

很多人不明白加息降息和缩表是怎么回事, 一个简单的例子:

加息

这里的息, 指的是利息,
加息=你(找金融机构)借钱的利息增加了
降息反之.
当借钱利息高的时候, 愿意借钱的人就少了, 能不借就不借, 毕竟利息高对吧
而(金融机构)借出去的钱的利息高的时候, 相应的他就会上调存款利息, 这叫吸储,
吸引更多人存钱进银行, 然后银行可以放贷更多钱出去收息对吗, 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正向循环.
存款利息高就会刺激手上有余钱的老百姓去存钱, 因为用不到的余钱不能产生经济效应, 不如存钱反而还有利息拿对吗
这样一来, 市场上的钱就会倾向于往金融机构流动, 老百姓更愿意存钱而不是消费, 毕竟存款利息(比以前)高, 加上通胀现在买东西肯定没有以前没有通胀时候划算, 所以除了生活开支之外非必需品就会产生能不买就不买的心理

缩表

而缩表, 指的是资产负债表, 这个表一般公司都会有,
举例子到个人的话资产负债表就相当于你拥有的资产和负债.
缩表就意味着你要还钱了啊, 你一还钱就说明你手头上可支配的钱变少了, 举例子到国家的话就是整个资金流动率变低

总而言之消费带动经济, 人为的加息降低了消费欲望, 必然导致经济受影响, 更别提漂亮国一篮子的其他破烂事情影响…

但毕竟对于很多行业来说, 漂亮国肯定是一个大市场, 一块大蛋糕

下半年, 要看老美有没有停止加息, 会不会开始放水, 正常逻辑下肯定不会, 但是保不齐再有甚么黑天鹅事件招架不住的情况下…

汇率影响

当一个国家汇率下跌, 意味着这个国家的产品便宜.

最简单的例子: 前段时间1美元约能换6.3左右人民币, 现在能换6.7左右了, 是不是现在换汇会更划算呢? 以前一美元买半只烤鸭, 现在搞不好还能搭个鸭头对吧

接着上面来说, 目前 US Dollar 依然是全球霸主地位, rmb占全球贸易比重有上升, 但还差得很远

Adam Y笔记 | adamy.top

图片来源:  Y 笔记

所以当老美说要加息, 美元会走强, 刺激美元从其他国家回流美国. 很多国外的新闻说老毛子的卢布锚定黄金啦, 保持强势位置等啦, 其实根本没法比的, 连rmb都比不了

当别的国家汇率下跌更大的时候, 询盘和购买意向肯定会流向当地, 比如土耳其

俄乌战争影响

战争这个东西其实我并不了解, 一度还以为俄乌打不成, 打嘴炮居多.

结果真打了.

从目前大家都能看到的状况就是一些较高依赖该两国出口的产品变贵, 比如石油天然气, 粮食小麦, 以及生产用的一些上游产品, 比如尿素, 化肥等

当然了, 如果这两国是你行业的主要出口对象国, 生意受影响是肯定的

存量市场和阿里的经营策略

这两年阿里最喜欢宣传没有展会, B2B客户暴涨一类的销售策略

但是其实受疫情影响, 平时去展会的公司会到线上, 但不一定会到阿里来.

阿里除了自身的品牌影响来的直接客户, 投放广告的链路, 不外乎就几条:

阿里→谷歌→用户搜索
阿里→社媒→浏览展现

而从阿里内部的文化和KPI考核来看, 商家数逐年增加, 平均投入增加, 外行商家(tmall/1688转过来出海)增加, 自然流量上升, 外投流量却在下降, 这不就是内卷嘛, 通过自身品牌影响力带来的自然流量变现商家的广告费用.

你问如何变现, 那当然是靠某些站内广告了. 链接是以前的文章, 现在肯定种类更多了, 但是原理你要能明白.

那种只会投入不会运营的公司就遭了殃, 就成了类似文章开头故事的主人公了.

而基于各种增值产品的性价比, 以及各行各业各产品的不同的情况下, 也并不是投资越多越好.

(sorry, 有钱真的大晒)

运费价格和供应链短缺问题

运费暴涨这个相信大家都了解了, BDI(波罗的海干指数)可以很好的反映运费涨跌.

另外某些国家供应链短缺也是一个大问题, 当货物搭上昂贵的轮船/飞机, 漂洋过海来看你的时候, 那边没有卡车司机和装卸工人, 这多绝望, 存放仓库又是另一笔昂贵的费用, 对吧

(其实我对货运也不甚了解, 不负责这块业务)

附加关税取消(可能性)

目前看来, 为了降低通胀, 帮中期选举拉拉票, 漂亮国下半年有取消川普时期强征的关税可能, 这可能对于某些行业是个利好

这只是一种可能, 那边政坛人物啥事都能整出来, 不一定可信.

劳动力市场转移

关于劳动力市场转移, 已经说了很多年了. 不得不说大品牌在国内做的越来越少, 这点在服装行业尤为明显. 对大牌而言, 国内显然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成本都会比较高, 而且大品牌的供应链号召力很强大, 比如老美就能施压tsm去美国设厂

对于老板和业务员来说, 多关注海关数据, 大概能观察出来自己的行业产能是不是外流向东南亚这些地区. 如果行业制造商大量外流, 带来影响是一定的.

对于中小品牌的代工产品而言, 国内还是当前选择, 毕竟那些品牌, 难以有足够的筹码让上下游供应链都一起向其他地区转移, 再者转移之后, 供应链就难以替换, 上下游想必也多少会有坐地起价的小心思.

国内的优势, 应该要从以前的劳动力人口红利慢慢转向全供应链/产业链发展了.

总结

当前情况下大投入做国际站, 基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国内的内卷竞争, 相当于花了较高的溢价去买入一个内在价值不足的标的.

当投入提高的时候, 预期往往也会同步拔高, 不能满足的时候往往带来失望和挫败感. 这并不一定都是阿里的问题.

这只是从大环境宏观层面来看的片面分析, 万一突然来个灰标买家下单一个亿呢? 成功案例经理朋友圈不是经常有吗? 缘分这种事情谁能说得清楚

对于运营来说, 做好基础建设和积累, 静待花开, 必要时可降低预算, 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