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A.Y.

2024年7月11日

意见征求管理(CMP)部署选择思路: Consent Mode, Cookies隐私弹窗, GDPR和CCPA
l

A.Y.

2024年7月11日

现在才来写这个确实是有点儿晚了, 也是帮一个朋友弄, 习惯性地在网上浅浅搜了下, 看了一堆现有的中文教程都是关于CookieBot的, 但是CookieBot的免费账户对于非刚起步的网站来说略微有些不太友好, 而朋友本着想要性价比(白嫖)的角度, 希望想要选择更实惠的平台, 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其实也是一个思路, 需求不同, 自身状态不同, 还是建议多看几家, 选择合适自己的, 如果网站已经有一定的流量, 适合付费最好就付费吧, 长期稳定省心最重要.

Adam Y.

什么是CMP, 为什么要部署Google意见征求管理模式

这些东西其实不需要了解得太深刻, 因为官方的语言太板正, 一套下来我自己也感觉不容易看懂, 所以我在这里仅用一两句大白话概括下:

意见征求管理平台 (CMP) 其实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收集用户对数据隐私设置的同意的数据管理工具, 一般用的是Cookies弹窗的方式, 这个弹窗和对应的按钮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 背后会收集用户的选择并传递倒对应的数据供应商, 例如谷歌分析(Google Analyst), 谷歌广告(Google Ads)等平台.

至于为什么要部署这个东西, 是因为欧洲经济区和英国那边的关于用户隐私的法律规定要求
如果不这么做, 某些跟踪性的指标就不能够再继续使用, 例如再营销跟踪等.

这个其实还是比较重要的, 因为日常的广告分析网站数据分析, 有些指标还是要参考, 所以网站既然是做了, 不管是白嫖还是选择付费, 该做的尽量还是要做好做到位才行.

平台的选择: CookieBot VS Consent Manager

实际上谷歌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信息供应商, 具体可以参考: Google 的意见征求管理平台 (CMP) 合作伙伴

我自己是只接触过这两个, 所以就围绕这两个来讲一讲应该如何选择, 主要以选择思路为主, 毕竟这东西不需要考虑得过分细致:

我们先来看一下价格, 价格一般都会展示在网站的导航菜单上, 英文网站使用的菜单项一般都是 “Pricing” 居多

CookieBot的价格套餐, 更多的功能被放在了页面后面

首先从白嫖的角度来看, 两个供应商都有0欧的白嫖套餐, 而且不限时长. 前者有一个14天的免费试用, 可能这是让大家比较能接受和推荐的点吧.

然后, 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来, CookieBot的侧重点是子页面数量(subpages), 而 Consent Manager的侧重点是访问次数(views).

一般来说, 如果你网站的产品或者文章多, 那大概率会超过50个页面, 例如那些产品多的, 产品页和广告着陆页是分开做的… 那么CookieBot对你来说明显是不好白嫖的

那么如果你的流量比较大, 网站访问人数很多, 相对来说Consent Manager也不是特别合适, 例如文章吸引来很多的自然流量和访客

应该怎么选:
路线规划 + 时间节点预判 + 费用比较 = 选择

路线规划: 网站预期未来规划如何, 是走少页面的精品路线还是走多页面的遍地开花路线, 是专注于获取产品流量还是走产品+文章的结合型打法;

时间节点预判: 未来3个月, 半年, 1年, 3年的网站计划如何, 接着上一步的路线, 大概会做成什么样, 数据大概在什么范围内, 对比这些套餐的数据限制如何;

费用比较(土豪跳过): 满足上述两点的套餐, 有几个, 对应的档次如何, 额外支持的功能(features)比较起来如何, 费用差距如何, 是否能够接受

对了, 差点忘记主要事情, 这些受法规的地方是否是目标市场或者意向市场, 不是可以直接考虑不部署.

总结下来

如果你刚起步, 产品也不多, 中短期规划下来是以投广告投产品为主, 优先考虑CookieBot是没问题的;
如果你的网站已经超过50个页面, 但是流量方面不多, 而且预估短期内月流量不会超过5000, 那么consent manager是可选项

无论选择哪一个, 都不是一锤定音的一锤子买卖, 后续都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切换套餐或者供应商, 所以不需要特别纠结, 先做就是了, just do it.

部署意见征求管理模式

由于这两个我都用过, 而且使用起来都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填资料, 所以除了表单本身是英文外, 几乎没什么难度. 而且两者都支持隐私弹窗设计风格上的自定义, 方便更贴合网站本身风格.

部署的话, 个人推荐直接嵌入代码最为方便. 根据上面提示填写好资料后, 嵌入<head></head>之间就好, 确保该代码能够先于其他代码加载, 不太推荐用GTM来部署了.

WordPress网站的话, 可以用我之前推荐过的插件 Head, Footer and Post Injections 来嵌入代码, 也可以考虑使用他们平台对应的wordpress插件来绑定账户实现代码部署.

最后说一下, 有部署就一定会有同意和拒绝选项, 对于拒绝的数量, 一般都在5%~30%左右都算正常, 因为特别讲究人权隐私的地方, 人们的那方面意识也会相对较高, 不需要太过于在意那些拒绝的数据, 随他去就好了.